1、“三证合一”、“五证合一”改革有效减少了企业负担,给企业带来很大便利。推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有什么新的举措?
答:企业“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登记制度改革的相继实施有效提升了政府行政服务效率,降低了创设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新力,但目前仍然存在各类证照数量过多、“准入不准营”、简政放权措施协同配套不够等问题。“多证合一”改革从全面梳理整合各类涉企证照事项入手,通过减少证照数量,简化办事程序,降低办事成本,以“减证”推动“简政”,从根本上推动涉企证照事项的削减,以进一步压缩企业进入市场前后的各类涉企证照事项,进一步减少制约创业创新的不合理束缚,进一步营造便利宽松的创业创新环境和公开透明平等竞争的营商环境,促进提高劳动生产率。
2、我市“多证合一”改革实施的内容和时间是什么?
答:整合事项实行动态管理,第一批将涉及10个部门的26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三十一证合一”。除2016年整合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这5证以外,本次改革又整合了交通运输、公安、文广新、商务、住房公积金、农业、体育、煤炭、出入境检验检疫等10个部门的26项涉企证照,涉及废旧金属收购、公章刻制、娱乐场所备案、二手车经营、音像制品零售、煤炭经营、道路运输机动车维修等内容。市政府《关于推进“多证合一”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自9月30日起在全市全面实施“多证合一”改革。
3、“多证合一”改革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答:“多证合一”改革适用于全市各类市场主体,包括公司制和非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已按照“五证合一”登记模式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的企业,不需要重新申请办理“多证合一”登记,由登记机关将相关信息共享给被整合证照涉及的相关部门。
4、企业如何办理“多证合一”营业执照?
答:全市各级登记窗口全面实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记、一窗受理”的工作模式,申请人在办理注册登记时,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并填写“一张表格”,只需在申请表上勾选企业需办理的涉企证照事项即可。
5、“多证合一”改革可以为企业带来哪些便利?
答:首先,解决企业多部门跑路的问题,为企业节省时间。对于被整合的证照,企业无须再办理,只需到工商部门办理“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即可,减少企业往返各部门奔波之苦,为企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次,解决企业提交多套材料的问题,为企业节约成本。原来登记要到多个部门提交多套材料,现在只需要到工商部门一个部门提交一套登记材料。最后,解决企业携带多个证件的问题,让企业办事更方便。由于“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具有唯一性、兼容性、稳定性、全覆盖性的特征,企业到相关部门办事只带营业执照即可,不再需要带一摞证照办事,因而企业办事更简单、便利。另外,社会公众也可以登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查询市场主体办理的涉企证照情况,多维度了解企业的相关信息,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交易过程的透明化,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6、“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效力如何?
答:“多证合一”改革后,被整合证照不再发放,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是市场主体全国通用的唯一“身份证”,企业凭“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可以在政府机关、金融、保险机构等部门证明其主体身份、办理相关业务,企业原需要被整合证照相关事务的,一律改为使用“多证合一”后的营业执照办理。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要予以认可和应用。
7、“多证合一”改革涉及的部门更多,有些证件是企业开业初期用不到的,会不会无谓拉长企业等待审核的时间?
答:不会的。无论是“三证合一”、“五证合一”还是“多证合一”,其核心是由工商部门一家审核、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并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将企业基本信息共享给相关部门使用,其他部门都不需再审核。证照整合是通过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来完成的,无论这个证照在企业开业初期是否需要被使用,企业都不再需要再单独办理被整合的证照,在申领营业执照时也不需要等待其他部门的审核,只要信息传输共享到位,企业在设立后就可以持营业执照去办理相关业务。